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典范条目评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Wikipedia:FAC

典范條目评选

這顆擁有一角破裂的星星,表示正進行典范条目候選的條目。
這顆擁有一角破裂的星星,表示正進行典范条目候選的條目。

这里是典范条目评选页面。典范条目是中文维基百科条目的最佳范例,具体标准见什么是典范条目

如果您认为一个条目符合典范条目的标准,请在这里提名;如果您认为一个典范条目可能不符合典范条目资格,请在这里提名重选。每位自动确认用户都可以为条目表达自己的立场。提名者可以自陈观点并对反对意见辩护。不建议一次提名多項作品,因为短時間提名太多很難做到公平客觀。投票前请阅读如下标准。


典範條目展現出我們最好的作品,並有專業的寫作水準和介紹且大致附有可靠來源可供查證。

典范条目除了要滿足所有維基百科條目的內容方針,还必须满足如下要求:

  1. 它的内容
    1. 精心編寫:行文專業,吸引读者。
    2. 全面:沒有忽略主要的事實、細節,提供了主題的背景。
    3. 考證充足:相關文獻全面而有代表性。断言可以由高质量的可靠來源進行驗證,適當地由內文引用支持。
    4. 中立公正地展現觀點,不偏不倚。
    5. 穩定:目前不受編輯戰影響。除了回應典範條目評選外,其內容每天都沒有明顯變化。
  2. 它遵循格式手冊,包括
    1. 簡明的序言序言应總結主題,為讀者提供后文的摘要。
    2. 合適的結構:拥有多級目錄,劃分有層次但不過濫。
    3. 一致的引用格式:在標準1c要求下,使用腳註列明來源,可以使用哈佛参考文献格式,也可以使用{{cite}}系列引文模板。
  3. 使用恰当的媒体文件。在適當情況下有圖像和其他媒體,簡潔的題注可接受的版權狀況。圖像遵循文件使用方針非自由內容应提供有效的合理使用理由
  4. 長度合理。它始終聚焦於主題,而不會深入不必要的細節,並使用摘要格式

目前有4个提名條目。

特色內容

典范条目工具

提名程序


提名程序
  1. 在提交评选之前,您可以将该条目放入同行评审,征求各位维基人的意见,经过润色后再行提交评选。
  2. 请确认您是自動確認用戶(在中文维基百科注册满7天,并编辑至少50次),否则提名无效;
  3. 仔細審閱被提名的條目,確認是否符合典范条目的標準
  4. 同一個條目請勿在距上一次優良條目典範條目評選結束後不滿30天內重複提名,否則該提名視為無效,惟上一次評選由提名人於提名後48小時內撤回者不受此限。
  5. 若條目本身是優良條目,其典範條目評選期間可提出優良條目評選以作重審一次(只限一次)。優良條目評選被提出時,其典範條目評選會被暫停,暫停期間在典範條目評選的投票將會視為無效,但仍可提供意見。而當其優良條目評選結束時:
    • 如條目喪失優良條目資格,其典範條目評選則會被視為無效而結束並進行存檔。
    • 如條目保留優良條目資格,其典範條目評選則會被恢復,且結束時間亦會相應延後以補回暫停期間的時間。
  6. 典範條目提名時若被檢查到應為列表而非條目時也視為無效。
  7. 存在侵权内容的条目提名無效;
  8. 如果提名为新评选(当前不是典范条目者),请在條目的討論頁頂部放置{{FAC}}模板;如果提名为重选(当前为典范条目者),请在被條目的討論頁頂部放置{{FAR}}模板;
  9. 如果條目是要重新評選典范条目,建議提名人查看條目修訂歷史或討論頁,並在主要貢獻者的用戶討論頁上告知,好讓條目能在投票期間進行改善;
  10. 点击这里提交新的提名。填了提名模板之後保存編輯即可。


投票程序


  1. 参与评选的用户必须为自動確認用戶
  2. 仔細審閱被提名的條目,確認是否符合典范条目的標準
    • 您也可以指出該條目不適合置於維基首頁,若是如此,該條目即使列入典范条目,也不會在首頁推薦;
    • 如果要收回或改變意見,使用刪除線「<s>...</s>」划去原意見,說明理由並簽名。
請使用以下代碼表明您的立場,除{{yesFA}}外,其他須附上理由!
表明立场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 不符合典范条目标准 中立 意见
代码 {{yesFA}} {{noFA}} {{中立}} {{意见}}
效果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 不符合典范条目标准 (=)中立 (!)意見



存檔程序


  1. 評選期為14日。評選期結束後絕對票有至少8票符合典範條目標準(「符合典範條目標準」和「不符合典範條目標準」相互抵消,如12符合,4不符合,絕對票就是8),且不符合典範條目標準票數低於或等於總票數三分之一(如16符合8不符合。另中立票不計入總票數,僅有參考意義),該列表就入選或維持典範條目(如果已經是典範條目)。如時效已過未達要求,提名條目從名單刪除並存檔。

典范条目评选的整理步驟如下:

評選
重審
  1. 通过典范条目评选:
    • 將提案討論從本頁里移除,並將討論複製到提案條目的討論頁底部
    • 在條目頂部或底部加入{{Featured article}},並同時至條目的維基數據處更新。
    • 刪除條目討論頁的{{FAC}}{{FAR}},並同時使用{{Article history}}模板(使用方法請參看該模板頁面)。
    • 將條目列至Wikipedia:典范条目
    • 這一個頁面適時更新增加數值,並在這一個頁面適時更新減少數值;如果已經入選的條目在入選之前是優良條目的,請不要忘記同時在「Wikipedia:優良條目」列表里移除該條目。
    • [[Wikipedia:典范条目/<条目名称>]]為當選條目撰寫一篇簡介頁面。
    • 如果条目曾经被撤销过典范条目,请在Wikipedia:已撤销的典范条目中条目名称后面加三角形。
  2. 未通过典范条目评选:
    • 將提案討論從本頁里移除,並將討論複製到提案條目的討論頁底部
    • 刪除條目討論頁的{{FAC}},並同時使用{{Article history}}模板(使用方法請參看該模板頁面)。
  1. 维持典范条目状态
  2. 撤销典范条目状态


参选条目内容问题处理程序


侵犯版权:
  1. 在参选时加入侵权内容,不影响评定结果,但需将侵权内容完全移除。若在投票期结束时,侵权内容仍未完全移除,则无论投票结果如何,均落选。
  2. 在獲選後發現條目參選前存在侵權內容,除非另有明顯共識認可該條目在移除侵權內容後仍然符合標準,否則該條目須立即進行重審,條目的資格以該明顯共識或重審結果為準。
  3. 在获选后加入侵权内容,不影响评定结果,但需将侵权内容完全移除。
提交新的评选提名
中文維基百科內容評選

🎯 評選標題 👍 👎 狀態 ⏲️ 💬 👥 🙋 最新發言 🕒 (UTC+8)
1 颶風納丁 2 反對2 10小時後 2 2 Olaf8940 2025-10-16 09:34
2 1850年大西洋颶風季 1 反對1 1天後 1 1 WiiUf 2025-10-14 18:30
3 1896年錫達礁群島颶風 1 反對1 1天後 9 4 WiiUf 2025-10-25 14:33
4 天津日租界 1 1票 14天後 1 1 Amazingloong 2025-10-27 09:18

颶風納丁

[编辑]

颶風納丁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類:,提名人:WiiUf留言2025年10月13日 (一) 11:39 (UTC)[回复]

投票期:2025年10月13日 (一) 11:39 (UTC)至2025年10月27日 (一) 11:39 (UTC)
下次可提名時間:2025年11月26日 (三) 11:40 (UTC)起
  • 不符合典范条目标准:提名人票。翻译品质不佳(例如光开头就放错侧重点:“颶風納丁(英語:Hurricane Nadine)仍然是有紀錄以來持續時間第四長的大西洋颶風,也是2012年大西洋颶風季的第14個熱帶氣旋和第14個獲得命名的風暴。”),此处不详细列出。WiiUf留言2025年10月13日 (一) 11:39 (UTC)[回复]
  • 不符合典范条目标准:除了翻譯不符合中文讀者的閱讀習慣,另外在「影響和紀錄」章節,應可再擴充更多關於經濟損失和具體災情細節。--英國皇家歐拉夫王子留言2025年10月16日 (四) 01:34 (UTC)[回复]

1850年大西洋颶風季

[编辑]

1850年大西洋颶風季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類:,提名人:WiiUf留言2025年10月14日 (二) 10:30 (UTC)[回复]

投票期:2025年10月14日 (二) 10:30 (UTC)至2025年10月28日 (二) 10:30 (UTC)
下次可提名時間:2025年11月27日 (四) 10:31 (UTC)起
  • 不符合典范条目标准:提名人票。翻譯品質稍低:
  • 阿巴拉契科拉出現嚴重的沿海洪災,風暴繼續向內陸行進,產生的破壞性狂風肆虐了整個美國東南部。
  • 此外,像佛羅里達州這樣通常受熱帶氣旋影響較頻繁的州在1850年間卻得以倖免,更為北面的大氣卻像熱帶一樣異常濕熱。
  • 本季的相關氣象報告大部分都因1856年史密森尼學會的一場火災而失落,導致後人對1850年颶風活動的了解相當有限
  • 系統登陸的確切地點已不得而已,據信是從哈特拉斯角(Cape Hatteras)以南上岸:颱風「上岸」?建議改為「系統登陸的確切地點不明,據信位於哈特拉斯角以南」。英文原文的「ashore」並無必要翻譯。
  • 從7月15到18日,該州近海的船隻在颶風中搏鬥了3天之久
  • 紐約從7月18日晚到次日早上受到狂風的摧毀:原文的「imperile」指的並非「摧毀」,而是「危及」,此處可翻譯為「摧殘」。另外「摧毀」也並非指持續損害。

本人就不列完了。WiiUf留言2025年10月14日 (二) 10:30 (UTC)[回复]

1896年錫達礁群島颶風

[编辑]

1896年錫達礁群島颶風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類:,提名人:WiiUf留言2025年10月14日 (二) 11:13 (UTC)[回复]

投票期:2025年10月14日 (二) 11:13 (UTC)至2025年10月28日 (二) 11:13 (UTC)
下次可提名時間:2025年11月27日 (四) 11:14 (UTC)起
  • (=)中立:提名人票。翻譯品質稍差,但比上面的幾條條目好一些,此處就不列完翻譯較差的部分:
  • 風暴登岸後,高達3.2米的風暴潮衝擊錫達礁,許多災民誤以為是潮汐:原文「Tidal Wave」翻譯為「潮汐」並不準確,因為該詞的意思實際為「(地震/火山)海嘯」或「滿潮」。
  • 位於市中心的正街被2.4米的洪水淹沒,建築全部進水,退卻後還留下巨大的滲穴:「退卻」是指「因畏懼困難而退縮」,顯然不可指「洪水」。
  • 許多人依靠樹齡不大且相對柔軟,所以能頂受風暴威力的樹倖存下來:原文「supple」是指柔韌啊⋯⋯
  • 氣旋把群島及附近海岸沿線的大片紅雪松摧毀,受不可持續的濫砍濫伐影響,當地林木資源儲備本已顯著下降:原文的「alrhough[although]」那層意思似未翻譯出來⋯⋯
  • 這些雪松木因製作的鉛筆質量很好備受讚譽:有歧義,可能會令人以為是「雪松木在造鉛筆」,而且「prize」在原文中表達的意思應為「珍視」。建議翻譯為「這些雪松木作為製造鉛筆的優良材料,備受珍視」。WiiUf留言2025年10月14日 (二) 11:13 (UTC)[回复]
@WiiUf我想確認一下問題是否僅出現於上述幾處。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10月15日 (三) 13:25 (UTC)[回复]
不只。本人僅看了文章的前半部分。--WiiUf留言2025年10月15日 (三) 14:08 (UTC)[回复]
那我就不出手了。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10月17日 (五) 03:01 (UTC)[回复]
不符合典范条目标准,既然主編的翻譯可以出這麼多明顯的誤譯,顯然同樣會出現許多不明顯的誤譯。--Y. Sean 2025年10月16日 (四) 01:14 (UTC)[回复]
Google“洪水退卻”有很多用例啊。--Ghren🐦🕓 2025年10月19日 (日) 08:35 (UTC)[回复]
用例較多不能代表100%正確,最好還是要按照字典含義。較為正確的說法應該是「洪水退去」。--WiiUf留言2025年10月20日 (一) 08:46 (UTC)[回复]
我根本不知道閣下看的是哪一本字典,我只知道《中華大詞典》《現代漢語詞典》不是這樣寫,「退卻」也不是這樣解。用例只需要確保有一定的使用率就好,我們應該尊重主編的用詞取向就是。--Ghren🐦🕐 2025年10月25日 (六) 05:09 (UTC)[回复]
行吧,不過就算該用例並無錯誤,全文的翻譯質素仍然較低。--WiiUf留言2025年10月25日 (六) 06:33 (UTC)[回复]

天津日租界

[编辑]

天津日租界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類:历史,提名人:Amazingloong留言2025年10月27日 (一) 01:18 (UTC)[回复]

投票期:2025年10月27日 (一) 01:18 (UTC)至2025年11月10日 (一) 01:18 (UTC)
下次可提名時間:2025年12月10日 (三) 01:19 (UTC)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