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late:Infobox climbing area
外观
| 此模板使用Lua语言: |
本模板用來創建有關可進行攀登的地點(攀登區)條目內的資訊框,描述與攀登者相關的資訊,部分內容的格式啟發自Tim Toula的《Rock 'n' Road》指南[1]
用法
[编辑]| {{{name}}} | |
|---|---|
| {{{other_name}}} | |
| [[File:{{{photo}}}|{{{photo_width}}}|alt={{{photo_alt}}}|upright=1.21|{{{photo_alt}}}]] {{{photo_caption}}} | |
| 命名 | |
| 暱稱 | {{{nickname}}} |
| 原文名 | {{{native_name}}} {{native name checker}}错误:参数值有误(帮助) |
| 字意 | {{{translation}}}({{ISO 639 name {{{language}}}}}) |
| 發音 | {{{pronunciation}}} |
| 語源 | {{{etymology}}} |
| 命名機構 | {{{authority}}} |
[[File:{{{map_image}}}|{{{map_width}}}|alt={{{map_alt}}}|upright=1.16|{{{map_alt}}}]] {{{map_caption}}}
| |
| 地理 | |
| 位置 | {{{location}}} |
| 鄰近城市 | {{{nearest_city}}} |
| 國家 | {{{country}}} |
| 山脈 | {{{range}}} |
| 坐标 | {{{coordinates}}} {{{coordinates_ref}}} |
| 海拔 | {{{elevation}}} {{{elevation_note}}} {{{elevation_system}}} |
| 攀登 | |
| 岩質 | {{{rock_type}}} |
| 攀登壁面向 | {{{aspect}}} |
| 攀登型態 | {{{climbing_type}}} |
| 高度 | {{{height}}} {{{height_note}}} |
| 寬度 | {{{width}}} |
| 繩距 | {{{pitches}}} |
| 難度 | {{{ratings}}} |
| 攀登長度等級 | {{{grades}}} |
| 路線數量 | {{{quantity}}} |
| 開發程度 | {{{development}}} |
| 攀登季 | {{{season}}} |
| 所有權 | {{{ownership}}} |
| 前往 | {{{access}}} |
| 露營地 | {{{camping}}} |
| 經典路線 | {{{classic_climbs}}} |
| 星等 | |
| 網站 | {{{website}}} |
{{Infobox climbing area
| name =
| other_name = <!-- 多個可用 {{enum}}、{{hlist}} -->
| photo = <!-- wikimedia 的圖檔名 -->
| photo_width =
| photo_alt =
| photo_caption =
| map = <!-- Template:location map 地圖模板子項目名,與 map_image 參數二擇一 -->
| map_image = <!-- wikimedia 的地圖檔名,與 map 參數二擇一 -->
| map_width =
| map_alt =
| map_caption =
| relief =
<!----------------------- NAMING -->
| nickname =
| native_name = <!-- {{lang}}、{{native name}}、多個原文名可用{{native name list}} -->
| native_name_lang = <!-- 原文語言的 ISO 639代碼,例如日文為ja -->
| etymology =
| translation =
| pronunciation =
| language = <!-- 字意語言的 ISO 639代碼,例如日文為ja -->
| authority =
<!----------------------- GEOGRAPHY -->
| location =
| nearest_city =
| country =
| range =
| coordinates = <!-- {{coord|lat|long|display=inline,title}} -->
| elevation = <!-- {{conv}} 或是用 elevation_m, elevation_ft 參數 -->
<!----------------------- CLIMBING -->
| rock_type =
| aspect =
| climbing_type =
| height = <!-- {{conv}} 或是用 height_m, height_ft 參數 -->
| width = <!-- {{conv}} -->
| pitches =
| ratings =
| grades =
| quantity =
| development =
| season =
| ownership =
| access =
| camping =
| classic_climbs = <!-- 多個可用 {{plainlist}} -->
| stars =
| website = <!-- {{URL}} -->
}}
參數說明
[编辑]| 參數 | 描述 |
|---|---|
name |
必填,此攀登區的名稱,顯示在資訊框的頂端,大多應為條目名稱略去消歧異,例如條目大砲岩在資訊框的名稱為name=大砲岩
|
other_name |
別名 |
photo |
顯示照片的影像檔名,不需特別格式 |
photo_width |
更改照片顯示的寬度,預設寬240畫素,最寬272畫素;橫照片通常用預設值即可正常顯示;直照片可能要調整為180畫素或更窄;例如photo_width=200,而非photo_width=200px
|
photo_alt |
照片無法顯示時,或為無法看到照片的讀者描述此照片內容的替代文字,參看WP:ALT |
photo_caption |
顯示於照片下方的照片說明文字 |
location |
攀登區所在的地點 |
nearest_city |
若攀登區並非位在城市內,可列出攀登區鄰近或入口的城市,攀登者可在該城市補給與住宿 |
country |
攀登區所在的國家 |
range |
攀登區所在的山脈 |
| 命名 | |
nickname |
暱稱 |
native_name |
原文名 |
native_name_lang |
原文語言 |
translation |
原文名的字面意義 |
language |
原文語言 |
pronunciation |
發音 |
etymology |
語源 |
authority |
命名機構 |
| 地圖相關參數 | |
map |
顯示地圖模板的名稱(若要使用固定地圖的檔名,改用參數|map_image=)
|
map_image |
顯示固定地圖的檔名(若要使用地圖模板的名稱,改用參數|map=)
|
map_width |
更改地圖顯示的寬度,預設寬240畫素,最寬272畫素,例如map_width=200,而非map_width=200px
|
map_alt |
描述地圖的替代文字,參看WP:ALT |
map_caption |
顯示於地圖下方的地圖說明文字 |
label |
在地圖上標示位置顯示的文字,與底下參數label_position作用,通常不必設定
|
label_position |
設定在地圖上的標定顯示文字的位置,可設為left、right、top、bottom見上方參數label
|
relief |
地形圖 |
mark |
用來在地圖中標定此地的影像檔名,預設為Red pog.svg(一個紅色圓點),en:Template:Location map/marks中有其他影像 |
| 坐標相關參數 | |
coordinates |
攀登區的經緯度坐標,使用{{Coord}}模板 |
coords |
|
coordinates_ref |
|
coords_ref |
|
coordinates_note |
|
elevation |
攀登區的海拔,如果值得注意的話。應使用{{convert}}模板 |
elevation_m |
|
elevation_ft |
|
elevation_note |
|
elevation_ref |
|
elevation_system |
|
| 攀登資訊參數 | |
climbing_type |
攀登型態,如高山攀登、冰雪攀、混合攀登、傳統攀登、運動攀登、頂繩、抱石、人工攀登、大牆攀登等 |
height |
由路線底端測量的攀登壁高度,使用{{Convert}}模板 |
height_m |
|
height_ft |
|
height_note |
|
height_ref |
|
width |
攀登壁寬度,使用{{Convert}}模板 |
pitches |
最長路線或是最多數路線的繩距段數 |
ratings |
路線難度,以此攀登區習用難度系統標示 |
grades |
標示路線長度、投入嚴重程度的YDS羅馬數字等級:Ⅰ級(路線攀登1–2小時)到Ⅶ級(路線須攀登一週或更久). |
rock_type |
地質岩質 |
quantity |
攀登區的數量、規模,例如已開發路線的數量,或是建議前來旅遊的攀登者值得在此攀登區攀登優良路線所需花費的時間。建議花費的時間非常主觀,可以是值得花費數天、數週、數月、數年、終生來攀登 |
development |
此攀登區的開發程度,或已開發路線與未開發潛在路線的比例,如未開發、低度開發、部分開發、充分開發等 |
aspect |
一般攀登壁面向的方向 |
season |
適於攀登的季節:有合理的氣候、氣溫、乾燥的岩壁、前往與接近路線路況等因素 |
ownership |
攀登區的所有權 |
access |
前往攀登區的資訊(如有何限制) |
camping |
此攀登區鄰近(約8–10公里範圍內)免費及付費露營地資訊 |
classic_climbs |
此攀登區必爬的經典路線,拜訪此地但時間有限的攀登者絕不可錯過。如果可能,列出初學者(<YDS5.8)、進階者(5.9–-5.10)、高手級(5.11–5.15)各等級的路線 |
stars
|
攀登區的整體品質星等,非常主觀,不過值得列入維基條目的攀登區通常會有星等,星等參考Tim Toula的攀登指南[1]:
|
child |
用來指明此資訊框會被另一資訊框模板嵌入,參看下節 |
embedded |
用來在此資訊框內嵌入另一資訊框模板,參看下節 |
website |
網頁,使用{{URL}}模板 |
模板嵌入
[编辑]本模板可以由另一資訊框模板嵌入,由設定參數|child=yes達成。本模板亦可以嵌入另一資訊框模板,設定參數|embedded={{Infobox ....
微格式
[编辑]本模板產生的HTML記號包含了HCard 微格式,能夠讓電腦解析地點名稱和位置,具有可自動將文章分類至適當類別的功能。在HCard中有Geo微格式,能讓電腦分析经纬度資料,因此可在地圖上查詢,或下載至全球定位系统(GPS)裝置。關於微格式的更多使用資訊,請參閱維基百科的微格式專題。
hCard 使用以下的 HTML class:
adrcounty-namefnlabellocalitynicknamenoteorgvcard
Geo由{{coord}}產生,並使用以下的HTML class:
geolatitudelongtitude
请勿将这些class更名或删除。
當指定經緯度數值時,請避免太過詳細。
使用範例
[编辑]以下是擷取自實際條目中的範例:
範例 1
[编辑]| 大砲岩 | |
|---|---|
| |
| 地理 | |
| 位置 | 台北市北投區 |
| 國家 | |
| 山脈 | 大屯火山群·烏尖連峰 |
| 坐标 | 25°08′33″N 121°31′13″E / 25.14238°N 121.52020°E [2] |
| 海拔 | 200米(656英尺) |
| 攀登 | |
| 岩質 | 安山岩,岩質極堅硬光滑,手腳點很小 |
| 攀登壁面向 | 北方 |
| 攀登型態 | |
| 高度 | 8米(26英尺) |
| 寬度 | 100米(330英尺) |
| 繩距 | 1 |
| 難度 | YDS5.0–5.12d |
| 路線數量 | 99條上攀,7條橫渡路線 |
| 經典路線 | 陽光懸岩 5.8 |
| 星等 | |
{{Infobox climbing area
| 名稱 = 大砲岩
| other_name = {{hlist|鐵砲岩|天狗岩}}
| 照片 =
| 照片說明 =
| coordinates = {{coord|25.14238|N|121.52020|E|format=dms|display=inline,title|type:mountain_region:TW}}
| coords_ref = <ref name="osm">{{OSM|n|3646948929|大砲岩}}</ref>
| elevation = {{conv|200|m|0}}
| country = {{TW}}
| location = [[台北市]][[北投區]]
| 山脈 = [[大屯火山群]]·[[烏尖連峰]]
| map = Taiwan
| map_caption = 大砲岩在台灣的位置
| 地形圖 =
| 坡向 = 北方
| rock_type = [[安山岩]],岩質極堅硬光滑,手腳點很小
| quantity = 99條上攀,7條橫渡路線
| height = {{conv|8|m|0}}
| width = {{conv|100|m}}
| ratings = [[優勝美地攀登難度等級|YDS]]5.0{{ndash}}5.12d
| pitches = 1
| stars = 3
| climbing_type = {{hlist|頂繩|[[抱石]]({{link-en|超高抱石|Bouldering#Highball_bouldering|Highball}},或無繩徒手)}}
| classic_climbs = 陽光懸岩 5.8
}}
- 引用
- ^ 1.0 1.1 Toula, Tim. Rock 'n' Road 1st ed. Falcon. 1995. ISBN 978-0934641357 (英语).
- ^
OpenStreetMap上有關3646948929 大砲岩的地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