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专题讨论:YouTube
添加话题外观
Jimmy-bot在话题“VTuber是否獨自成新專題或是作為工作組納入現有專題”中的最新留言:11天前
|
本专题依照页面评级標準无需评级。 本维基专题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
||||||||||||||
|---|---|---|---|---|---|---|---|---|---|---|---|---|---|---|
|
||||||||||||||
VTuber是否獨自成新專題或是作為工作組納入現有專題
[编辑]
最初曾討論過Vtuber條目是否屬ACG專題,社群傾向認為「虛擬主播其實算是偶像經濟的子類,一直被算作宅經濟#御宅族市場的一部分。相關概念並不合適與ACGN混為一談。
」、「除非虛擬主播參與到ACGN作品中才歸到ACG專題。不認同Vtuber工作組歸類於ACG專題下。
」,故另行建議「Vtuber建成獨立專題,或是以工作組直接歸到PJ:傳記下。
」、「認同有關工作組可以由多個專題共管,並應納入專題組織系統;工作組子頁面本身則放在傳記專題或YouTube專題為宜。
」。
根據上述討論內容,小弟想藉此徵詢各位閣下的意見,是否能將VTuber獨自建立成「虛擬主播專題」或是作為「虛擬主播工作組」共同納入PJ:傳記、PJ:YouTube下。--英國皇家歐拉夫王子(留言) 2025年10月14日 (二) 11:37 (UTC)
(~)補充相關VTuber知識。
- 虛擬主播的必要條件是擁有一個「虛擬化身」(角色形象)並由「真人」(中之人)進行演繹與操作,本質上是以真人操作的二次元形象為基礎,並依賴動態捕捉技術來實現即時互動。
- 虛擬主播的角色形象通常是利用Live2D或3D模型所創建。其活動主要在YouTube、Twitch、Bilibili、Niconico等影音平台上,進行即時實況/直播、發布預錄影片,以及舉辦線上/線下演唱會、聯動活動和跨界合作。
- 根據運營規模,可分為專業的企業勢、獨立運作的個人勢、共同協作的團體/社團勢。
- 不包含的範疇:動畫角色、語音合成角色、以虛擬濾鏡進行活動的實況主、AI虛擬主播等類型。
--英國皇家歐拉夫王子(留言) 2025年10月14日 (二) 11:39 (UTC)
- 不要再建專題了⋯⋯ ——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10月14日 (二) 13:11 (UTC)
- 建專題或工作組是為了維護相關條目,所以要先討論為什麼要成立小組(而不是成立到哪)😂 所以想建專題/工作組的契機為何,PJ:傳記、PJ:YouTube(或PJ:ACG)在Vtuber條目維護上哪些不足。有幾多編者認為需要單獨分出一個小組來討論工作,會不會像上面的討論那樣,開個頁面後沒人持續維護?新建立的編輯小組能提供怎樣的編輯指導,做哪些針對性的維護?--𝙵𝚘𝚛 𝙴𝚊𝚌𝚑 ... 𝙽𝚎𝚡𝚝 2025年10月14日 (二) 13:28 (UTC)
- 我覺得和經常編輯Vtuber的編者討論比較好,看你們覺得要不要組建Vtuber條目編輯團隊。然後討論下編輯小組有什麼編寫/維護計劃,是某個專題的維護領域高度契合,然後協商該專題新設工作組,還是無法成為某個專題的子集,更適合自立門戶成立專題。
- 專題或工作組是對某個話題有興趣的編者參與的,你們怎麼工作方便怎麼來就可以。互助客棧是個泛用平臺,能提供關於專題建設的原則性意見。客棧參與者可能對Vtuber「漠不關心」,來這裡問太具體的意見不見得是好事😂--𝙵𝚘𝚛 𝙴𝚊𝚌𝚑 ... 𝙽𝚎𝚡𝚝 2025年10月14日 (二) 14:02 (UTC)
- 建立專題的契機:小弟認為Vtuber產業現階段呈爆炸性成長,導致相關條目數量迅速增加,然而,Vtuber具有跨專題「傳記、YouTube、ACG、音樂」的特殊性質,單一性的專題無法全面覆蓋。例如「PJ:傳記」傾向於真實人物,Vtuber屬「虛擬形象與中之人」的雙重結構,較難提供針對性的指引、可能無法處理中之人身份的問題。而「PJ:YouTube」目前為無人管理的狀態。另外,許多Vtuber的條目常面臨關注度的質疑,可供查證的來源不足等問題。
- 建立工作組的契機:為了避免「開專題後卻沒人持續維護」的風險。故先成立「工作組」,其範疇較小、目標較為具體,更容易吸引有興趣的編者參與。初期目標僅為「規範Vtuber條目的關注度、收錄標準、統一資訊欄的格式」等基礎。之後再擴大正式的專題,建立條目評審、評級等機制。
- --英國皇家歐拉夫王子(留言) 2025年10月14日 (二) 14:23 (UTC)
- 您有和其他Vtuber編者探討過合作整理內容的事情嗎,比如同樣在資訊欄整理方面實幹的編者,或者和您有類似理想的編者?兩個人和五個人可能差別不大,但是一個人和兩個人就完全不一樣了。我是覺得專題也好、工作組也好,至少兩個人起步。只有自己在做,那就等於放在專題空間的用戶頁,玩起來很沒動力的😂(電子遊戲專題就不少單人建立的工作組,現在也是沒人維護😌)--𝙵𝚘𝚛 𝙴𝚊𝚌𝚑 ... 𝙽𝚎𝚡𝚝 2025年10月14日 (二) 14:48 (UTC) 1
- 🥹 ——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10月14日 (二) 22:45 (UTC)
- 閣下您好像說服小弟了,大多VTuber編者給我的感覺是獨行俠,例如發現這位VTuber沒有條目,等建好條目後就消失了。但社群不知道能不能接受,若這VTuber條目就單純掛上其所涵蓋的專題,如傳記、YT或ACG專題等。小弟可能傾向考慮不建虛擬主播專題或工作組了,劉大快哭了
囧rz……--英國皇家歐拉夫王子(留言) 2025年10月14日 (二) 23:41 (UTC)
- 想起我的世嘉XDD,我好像某年作管理員以來就不怎麼寫電子遊戲條目了(應該說沒力氣翻譯大篇條目),整天在社群內耗。——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10月15日 (三) 17:00 (UTC) 1
- @Olaf8940:看看能不能把你發現的其他VTuber編者邀請來,共建工作組。--SuperGrey (留言) 2025年10月16日 (四) 06:43 (UTC)
- 已邀請常出現在VTuber條目的維基人參與討論。--英國皇家歐拉夫王子(留言) 2025年10月16日 (四) 13:53 (UTC)
- 您有和其他Vtuber編者探討過合作整理內容的事情嗎,比如同樣在資訊欄整理方面實幹的編者,或者和您有類似理想的編者?兩個人和五個人可能差別不大,但是一個人和兩個人就完全不一樣了。我是覺得專題也好、工作組也好,至少兩個人起步。只有自己在做,那就等於放在專題空間的用戶頁,玩起來很沒動力的😂(電子遊戲專題就不少單人建立的工作組,現在也是沒人維護😌)--𝙵𝚘𝚛 𝙴𝚊𝚌𝚑 ... 𝙽𝚎𝚡𝚝 2025年10月14日 (二) 14:48 (UTC) 1
- 我覺得和經常編輯Vtuber的編者討論比較好,看你們覺得要不要組建Vtuber條目編輯團隊。然後討論下編輯小組有什麼編寫/維護計劃,是某個專題的維護領域高度契合,然後協商該專題新設工作組,還是無法成為某個專題的子集,更適合自立門戶成立專題。
- 还是那边的意见——可以归入WikiProject:YouTube(母题材)+WikiProject:传记(涉及“人物”),但如果不是因为直接题材上的关联——例如ja:バーチャルさんはみている这部集合了当时一批Vtuber为角色的日本动画,或者像AQUARIUM。以凑阿库娅为角色的电子游戏——我还是不认为可以归入ACG或者其下属的工作组。至少作为WikiProject:YouTube下属工作组完全没问题,专单独题的话可能存在涉及面太少——YouTube专题可以容纳YouTube直接相关、还有真人YouTuber、加上本相关题材)。跨题材的问题,拿Nostalgiacn的说法:“
粉丝群体和消费习惯也与ACGN重叠就归入,明显错误归因。那么人人都吃饭,还有很多美食漫画(《食戟之灵》《中华一番!》),ACGN的粉丝也要吃饭,也一定会有饮食方面的消费,我们不如和饮食专题合并?
”,不能因为有中东佬拿煤气罐当迫击炮弹,就把煤气罐归入“武器”吧。——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5年10月17日 (五) 03:37 (UTC)